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疗效好两成公司现金流告负
上市公司今年很差钱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
徐岚在紧缩背景下,上市公司资金链情况日益成为决定其投资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年福布斯的A股2月之选,就明确表示低负债率是其主要考量。然而,从目前公布的年报情况来看,上市公司的现金流情况并不乐观。已披露年报的123家公司2010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近五成。在紧缩背通胀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下,上市公司显露出了“钱紧”的疲态。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话,在上市公司中也得到了鲜活的演绎。在众多公司现金流纷纷告负的同时,股市新丁们却在为如何把超募的数百亿资金花出去而发愁。两成公司现金流告负上市公司的“荷包”又紧了。据统计,截至2月24日,沪深两市共有123家公司披露年报。这些公司2010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总计66.56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129.91亿元,同比下降近五成。在已经公布年报的123家上市公司中,有25家上市公司的现金流为负数,其中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低于-1元的公司竟然也有4家。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目前披露年报公司数量较少,不过这123家公司几乎覆盖了申万所有23个一级行业中,可以说其财务数据具有普遍性。分析人士表示,之所以当前上市公司现金流出现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现金收入的增速明显落后于现金支出的增幅。从现金流入项目看,这些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47%。尽管销售现金流入同比有所上升,不过由于现金流出项目数额大幅增长,使经营性现金流量净值出现了同比下滑。统计显示,在现金流出部分,上述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大增32.12%,增幅超过该项目流入部分约7个百分点。这个数据足以说明,由于2010年四季度通胀问题逐渐升温,给上市公司带来了明显的影响:一方面煤炭、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致使广大下游企业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用工荒带来的劳动力成本增加,也给企业现金流造成了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缺钱已是不争的事实。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公司并不局限于盈利能力下滑的公司或亏损公司,一些净利润同比增长或经营业绩名列前茅的公司,也滑入了入不敷出的境地。如皖通科技2010年年报显示,实现净利润4076.63万元,同比增长22.85%;基本每股收益为0.57元。不过,就在如此亮丽的业绩背后,公司缺钱窘境也暴露无遗:每股现金流为-0.49元。对此,皖通科技有关人士表示,公司目前投资了不少项目,这些项目在投资初期就要交10%的保证金,现在反映在年报中的只有投入,而无产出,因此出现了现金流为负数的现象。房企今年或集体失血现金流锐减五成,代表的是上市公司普遍面临的问题。有分析人士表示,对现金流的考察,还得区别不同的行业。在上述123家公司中,最低的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仅为-3.63元,最高的则达到每股2.53元,不同公司的差异反映出行业的冷暖变化。
房地产无疑是最受关注的行业,调控*策不断发布,限购措施接连出台。从目前上市公司年报中,上市房企现金流“吃紧”的迹象已经初见端倪。截至昨日,共有5家上市房企公布了2010年年报,其中中华企业、华丽家族、银基发展和广宇发展这4家房企的现金流全部告负,中华企业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3元,是目前所有123家公司之中缺钱情况最严重的。同时,纵向比较,中华企业和广宇发展现金流同比大降13856.52%和105.44%,在短短一年间现金流由略有盈余,转变为大幅负债,速度不可谓不惊人。门户站21总经理*家荣近日在其博客上透露:有银行全面停止贷款给房地产开发商,为期一年,虽然多家商业银行均回应并未暂停开发贷款,但也有开发商坦诚部分银行确有短暂停贷现象。
在此消息蔓延的情况下,上市房企的资金链问题再次受到各方关注。国都证券房地产行业分析师邹文*认为,本来房地产行业一直是现金流比较充裕的行业之一,如中弘地产2009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值为1129.18万元,而2010年则达到6.29亿元,增加54.72倍。“但由于信贷调控、直接融资受阻、预售款监管趋严等因素,2011年房地产公司现金流恐怕不会再现此前的充裕现象了。次新股狂吃超募利息与房企面临的窘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食品、百货、零售等消费板块成为了当前现金流最为充裕的板块。值得注意的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话在上市公司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一边是“手紧”得只能变卖资产,如太极集团“为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盘活公司闲置资产,增加现金流”,昨日就将兆和实业股权以1.14亿元转让;而在另一边,股市新丁们面临的最大困扰似乎却是不知道怎样把钱给花出去。数百亿的超募资金“躺”在银行里睡大觉,而在吃利息”反而成了更多上市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以回天胶业为例,公司今年1月上市超募资金达3.6亿元。除掉已使用的部分,目前还有近两亿的资金在银行里生利息。即使按目前0.40%的活期存款利率来看,这笔资金存一年可以产生超过80万元的利息。统计显示,2009年上市的42家公司共募集资金231.47亿元,其中超募资金135.81亿元,超募资金比重为58.67%。截至2010年前三季度末,这42家公司账面的货币资金余额为220亿元,仅比年初下降约40亿元。大量募集资金以货币资金形式存放于银行产生的利息收入使得这些公司当期的财务费用合计同比节省2亿元,占当期净利润总额的10%。而从目前情况来看,利息贡献比重超过20%的公司有朗科科技、金亚科技、中元华电、阳普医疗、同花顺、梅泰诺、华平股份、东方财富、中青宝、合康变频、天源迪科等十多家公司;利息收入贡献在10%以上的公司则更多了,主要包括神州泰岳等近30家公司。随着中国进入加息周期,银行已然成为越来越多上市公司超募资金的“最佳”去处。相比以上公司捏紧荷包过日子的状况,在加息的背景下,这些公司这种“精打细算”的行为,到底是会过日子,还是一种上市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