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Vitamin)是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的统称。它们是生物体所需要的微量营养成分,而一般又无法由生物体自己生产,需要通过饮食等手段获得。维生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水溶性维生素是辅酶或辅基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维生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等。维生素在体内的含量都非常少,但是作用却十分巨大。
维生素B1
维生素B1对中性粒细胞具有抗氧化作用,对巨噬细胞具有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核因子κB活化的保护作用,并通过抑制p43细胞内活性而对p53抑制蛋白的活性起重要作用,从而发挥抗炎作用。维生素B1主要参与体内辅酶的合成作用,可维持正常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的功能,临床常用于周围神经疾病及多发性神经炎的治疗。
维生素B1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又称为硫胺素,人体内很少储存,主要来源于食物,在十二指肠吸收。人体细胞膜上存在硫胺素运载体(thiaminetrans-porter,THTR),血浆中的VitB1通过THTR进入细胞发挥作用。VitB1在体内的活性形式是硫胺素焦磷酸(thiaminepyrophosphate,TPP),占80%;有研究显示,VitB1水平与HbA1c呈显著负相关,提示血糖水平越高,VitB1水平下降越显著。Luong等研究发现,DM患者外周VitB1水平的下降与血红细胞及单核细胞上THTR的表达显著增加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DM患者外周血VitB1水平与白细胞总数及间接胆红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间接胆红素主要源于衰老红细胞的降解和破坏,提示DM患者外周血VitB1水平下降不仅与细胞膜上转运蛋白增加有关,可能与其外周血白细胞和红细胞数量增加有关。相关分析还发现VitB1水平与双下肢腓肠神经的SNCV和胫后神经的MNCV呈显著正相关。NCV水平越低,提示神经受损越严重。
维生素B1一旦缺乏,会导致如“脚气病”,周围神经炎及消化不良等疾病。当然,脚气病并非常见的对于“脚气”的称呼。脚气病包括干性脚气病(外周神经病)、湿性脚气病(BHD)和脑型脚气病(WEP或Wernicke-Korsakoff综合征)成人的建议每日摄取量是1.0~1.5mg。妊娠、哺乳期每天摄取1.5~1.6mg;在生病、生活紧张、接受手术时,要增加必要用量。
服用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1.必须按推荐剂量服用,不可超量服用。
2.儿童用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就医。
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7.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参考文献
[1]蒋石德,李嘉添,何虹毅,王宁,朱正磊,杨拓,谭英.膳食维生素B_1摄入量与高尿酸血症患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15(01):58-61.
[2]童武松.维生素B1联合甲钴胺预防肺癌患者紫杉醇化疗所致外周神经*性的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34(06):-.
[3]邵雪梅.莫沙必利联合维生素B_1和双歧三联活菌制剂治疗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14)
7-88.
撰稿:肿瘤全科临床药学组郑直
手绘:营养专业组王尧
新媒体编辑:郎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