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痛风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年 [复制链接]

1#
真皮下白癜风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content_1047770.html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高尿酸血症已成为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后的“第四高”,成为有一个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威胁的代谢性疾病。高尿酸血症,常由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痛风是因血尿酸过高而沉积在关节、组织中而引起多种损害的一组疾病,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严重者可并发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慢性肾脏病和脑卒中等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治疗痛风的常见药物有降尿酸药物包括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促进尿酸排泄药物,如苯溴马隆;抑制粒细胞浸润药,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碱化尿液治疗等等,接下来我们跟随《痛风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年)了解这些治疗痛风药物。(1)别嘌醇别嘌醇通过抑制*嘌呤氧化酶(仅对还原型的*嘌呤氧化酶有作用)而降低血尿酸浓度,并减少尿酸盐在骨、关节及肾脏的沉着,且改善稳定型心绞痛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氧化应激,减少冠心病(CAD)者中心肌梗死的发生,同时有一定协同降压作用,推荐为痛风者降尿酸治疗的一线用药,包括慢性肾脏病CKD≥3期者。不良反应及处理:可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及肝肾功能损伤,严重者可发生致死性剥脱性皮炎等超敏反应综合征。若皮疹广泛持久,对症治疗无效并有加重趋势或发生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或骨髓抑制必须停药。其他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及周围神经炎等常为一过性,停药后会消失。应从小剂量开始用药,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一旦出现皮疹建议立即停药。

用法和用量:成人:起始剂量50mg/次、1~2次/d,每周可递增50~mg至~mg/d,分2~3次口服。根据每2~4周监测血和尿的尿酸水平确定是否增量。

CKD1~2期患者用量不得大于mg;CKD3~4期患者推荐剂量为50~mg/d,用量不得超过mg/d;CKD5期患者慎用。注意使用最低有效剂量维持血尿酸在目标水平以下的原则。

(2)非布司他非布司他为新型选择性*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对氧化型和还原型的*嘌呤氧化酶均有作用),主要通过抑制尿酸合成以降低血尿酸浓度,其抑酸和降酸作用更强大、持久,且常规治疗浓度下不抑制其他参与嘌呤和嘧啶合成与代谢的酶,同时有一定协同降压作用,尤其适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者,或别嘌醇过敏及HLA-B*基因阳性者。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黑框警告非布司他可能增加心血管死亡风险,只有在对别嘌醇治疗无反应或无法承受时,才可考虑保留使用非布司他,但在用药前需评估病情和心血管事件风险后确定。不良反应及处理: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损害、恶心、皮疹、横纹肌溶解症、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精神异常等。应从小剂量开始用药,定期监测肝功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