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高冷,我只是淡漠
病房里来了一位患帕金森病的阿姨,给大家的感觉是“不理人”,异常高冷。
怎么个高冷法儿呢?
比如说,小芙姐去查房,热情打招呼:“阿姨,您好!”
阿姨没反应,再大声说:“阿姨,您好!能听到我说话吗?”
“嗯”眼睛都不抬一下。
恰在这时,隔壁床位住进了另一位阿姨,新阿姨一边打量病房环境,一边和病友打招呼,医护人员也为新来的阿姨布置床位。
我们的高冷阿姨对这些一点不感兴趣。但事实上,阿姨什么都听到了,心里也明白,就是没反应,准确地说是不想反应。
帕金森病阿姨怎么了?真的是高冷吗?其实,阿姨的表现是帕金森病的情感反应降低,称为情感淡漠。
什么是淡漠?
淡漠是指一种动机减少的状态,表现为对周围发生的事漠不关心,对周围环境失去情感的联系,内心体验缺乏,而且对外界任何刺激都缺乏响应的情感反应。
需要强调的是,淡漠不是因为意识水平下降,也不是认知障碍或情绪障碍所致。据统计,小帕患者淡漠的发生率为17%~60%。
为什么会发生淡漠?
人类的大脑有很多复杂的神经环路,其中和动机产生相关的环路有两个:中脑腹侧被盖区—边缘系统多巴胺能环路和中脑腹侧被盖区-前额叶多巴胺能环路,主要的神经递质是多巴胺。
帕金森病与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凋亡、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递质减少相关,但同时也是全脑广泛的多巴胺能神经递质衰竭和非多巴胺能神经递质障碍。
因此,帕金森病多巴胺缺乏引起淡漠,也就不难理解了。
哪些情况考虑存在淡漠?
目前,没有公认的帕金森病淡漠的诊断标准,比较推荐的是Starkstein标准,比较简单、容易操作。具体如下:
由客观评价或他人观察,特别是熟悉的人的观察,与之前相比表现为动机缺乏,或与年龄及文化程度不相符;症状至少持续4周,且几乎全天存在。至少有1个症状属于下述3个表现维度之一:
1目标导向行为能力减弱
/p>
A缺乏努力和精力来完成日常活动;
B日常活动的完成需要依赖他人引导。
2目标导向认知功能减弱
/p>
A缺乏学习新知识、新体验的兴趣;
B对他人的问题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