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疫情的影响
大家都开始重视起自身的免疫力
因为抗击新冠病*
免疫力非常关键
那么什么是免疫力?
如何增强免疫力?
如何具备一身“正气”呢?
让我们从中医的世界里寻找答案吧~
何为免疫力?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在受到如细菌、病*、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外来干涉侵害时,人体对抗外来入侵的能力。简而言之,免疫力可以理解为抗病能力。
《*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从中医角度来讲,正气就相当于免疫力,人体正气充足,就不容易生病。
免疫力下降,需警惕这10大信号
容易感冒
鼻炎、哮喘反复发作
常感疲乏,精神不振
肠胃弱、食欲下降、消化不良
易出现口腔溃疡、牙龈出血
失眠或睡眠质量差
情绪紧张,甚至焦虑和抑郁
伤口易感染或愈合缓慢
皮肤状态差,脱发量多
长期不运动
整天精神萎靡,有什么方法增强免疫力吗?
增强免疫力的基础
合理饮食
中医认为新冠肺炎为湿温之病,饮食上要按时吃三餐且少油腻,可以多食用淮山药、薏米、赤小豆、芡实、白术等健脾祛湿之品。同时也要根据不同的体质来调配饮食。如肥胖者多为痰湿或阳虚体质,宜少吃肉食和生冷的瓜果,否则会加重痰湿,降低免疫力。
规律作息
人的起居生活要与四季四时变化相适应,保证充足睡眠,不要熬夜,及时增减衣服。正如《*帝内经》所言:“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适量运动
中医认为运动可调畅气机,增强体质,提高人体正气。运动要适度,且遵循因时、因地、因人的运动原则。人在不同的年龄,体质不一样,宜选用不同的运动方式。传统的养生功法如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调畅情志
中医所讲的“情志”指人的精神思维活动。由于情志的变化会损伤到正气(即降低免疫力),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学会调畅情志,避免负面情绪的产生。
若经过以上生活起居
调理后仍感到不适
可以采用中医疗法~
中医疗法助您增强免疫力
中药疗法
通过对患者进行辨证,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补虚泻实,从而提高免疫力。
艾灸疗法
中医认为,艾灸可以通过对穴位的温热作用,达到温通经脉、扶正祛邪,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穴位贴敷
是在特定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提高正气可贴肺俞、神阙、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如常见的三伏贴、三九贴均有增强免疫力的效果。
针灸疗法
通过辨证,针刺具有扶正祛邪功用的穴位,来达到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穴位推拿
通过按揉如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可以调和气血阴阳、扶助正气,增强人体抗病能力。
药膳
药食同源,药膳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以下药膳可供参考。
参苓健脾汤
*参10克、茯苓15克、炒薏米3克、甘草5克、白术15克、大枣3枚、瘦肉或猪肚适量。
补气健脾和胃,增强免疫力。
将肉类切好;将肉类焯水后与中药及清水加入汤锅中;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约2小时;食用前加盐调味即可。
*参百合猪肺汤
*参30克、百合50克、猪肺1个、生姜3片。
*参补中益气,百合温肺止咳,养胃生津。
将猪肺清洗干净,切块焯水;全部材料入锅加水炖1.5小时;出锅前调味即可。
若经过以上调理后
仍感到身体不适
可前往龙华区妇幼保健院中医科
进行治疗!
龙华区妇幼保健院中医科
中医科致力于中医临床常见病的临床诊治,专于运用中医传统特色疗法治疗疾病,开设有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内科、针灸推拿科门诊。
诊疗范围
中医儿科诊治病种: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哮喘缓解期、消化不良、功能性腹痛、厌食、便秘、遗尿、抽动症、小儿斜颈等儿科常见病。
中医妇科诊治病种:痛经、月经失调、乳腺增生、经前期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女性不孕症、妊娠剧吐、乳汁过少、产后腰痛、产后便秘等妇科常见病。
中医其他病种:头痛、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小关节紊乱、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膝关节炎、落枕、坐骨神经痛、周围性面神经炎、中风后遗症、带状疱疹、斑秃、失眠症、慢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病、便秘等临床常见病。
就医地址
龙华区妇幼保健院门诊楼四楼中医科
(龙华区大浪街道华繁路73号)
咨询电话
-转
预约方式